欢迎访问政协湖州市委员会网站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首页政协概况政协要闻协商活动建言献策委员风采学习园地文史长廊
检索:
当前位置:首页>>文史书画
 
 
古村楹联,传统对话未来
日期:2021-09-28 浏览次数: 字号:[ ]

核心提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乡土文化繁荣兴盛?挖掘利用古村落楹联的价值,是一个微小却生动的切口。省政协文史工作人员走进古村,征集优秀乡土楹联,一副副楹联的前世今生以及文化内涵得以呈现,其中蕴含的修身立本、自强不息、崇学重教等精神,也为乡村振兴和乡土文化创新提供了动力。

短短10余字的楹联里,藏着多少奥秘?

有人说,它根源于中国文字语音的对称美;有人说,这是将诗词、书法与雕刻技艺结合形成的民俗;有人说,它表达着人们从哪里来、向哪里去的思索;也有人说,它是千百年来人们对家国的美好期许……

历史上,无论是村落间新宅落成,或是名胜处亭台新建,先辈们都要在门头挂上牌匾,再于两侧楹柱刻上对联。没有这一笔一画写就的词句,一切庆祝新事物诞生的仪式便不算有一个美好的结束。而这些镌刻、记载下来的楹联,也成了先辈教育后人的载体。其中的精粹,是世代可以汲取的精神力量。

随着上世纪初白话文兴起、诗词格律学衰落,以及城镇化进程加快、古村落形态变迁,楹联的意义和形式也深受影响,甚至有不少古建筑的楹联逐渐消逝在历史的尘埃中。

幸而,一本由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纂完成的书籍——《浙风流韵——浙江古村落楹联背后的故事》最近付梓面世。征编人员与各地乡贤、文化名人走进30多个县区的田野阡陌,穿行80余个古村的小巷里弄,历时一年多,收录120篇文章、40余万字,讲述古村落楹联背后的故事。

“罗山秀气,慎水文波”“非显非藏姓氏,半耕半读人家”“一堂孝友敦雍睦,千载烝尝报本源”……这些楹联里,记录着怎样的过去?又昭示着怎样的未来?它们对当下乡村振兴又有着怎样的意义?溯源时间长河,我们一路探寻它们的前世今生。

走出书斋,

寻找有故事的楹联

这是光绪十三年的春天,清宫里刚刚举行了一场名为光绪帝亲政,实为慈禧太后训政的仪式,一时间风起云涌。但无论如何,北方政治的风波传到江南时,对德清乾元镇金火村村民们的影响,已经显得微不足道了。

以致当俞樾从苏州曲园乘坐着马车,回到当时还叫“南埭村”的家乡扫墓时,乡亲们告诉他,最近忧心的事情,就是连通村北屋舍和村南田地的拱元桥坍塌了,每天不得不绕行许多远路。

春日物候变化极快,怕影响当年的播种和收成,村里决定立刻筹资重修拱元桥。俞樾听说后,慷慨地捐助了三百两白银。按照当时100斤谷子值一两四钱六分银子的物价,这可以算是一笔巨款了。等到拱元桥修完,桥工们发现还剩下不少石料。于是,村里便决定:再修建一座连通村南埭和北埭的小桥。

两年后的春天,距离新桥完全落成,只差一个名字和一副楹联了。

俞樾又如期而至。当看到这座江南常见的三孔石梁桥时,他欣然写下了西联“双桨泛轻舠,绿水潆洄南北埭;一条横略彴,青鞍安稳往来人”和东联“野渡傍溪山,会有才人题驷马;嘉名登志乘,不劳仙迹访骖鸾”。至于桥头,在写完“一橹二桨三人摇出四仙桥”的上联后,俞樾期待能向乡贤、文士求征下联,却迟迟无人对出,最后只能留下遗憾。但无论如何,“四仙桥”的名字也便有了。

楹联,需要刻,需要凿,需要雕,需要琢。人们不断用工具打磨石柱,文字、格律、书法交织在一起,记录对风物的观察,也记录了对自我的凝望。

一百年仿佛刹那间。2017年初,循着当年的足迹,省政协文史编辑部总编辑杨帆在村民带领下,乘一艘老底子的瓜片子木船,三个人用一橹二桨划水缓缓来到了四仙桥前。

反复吟诵着“绿水潆洄南北埭”“青鞍安稳往来人”的楹联,他仿佛看见一个穿着布鞋的江南女子,唱着吴侬软语的小调,踏过贯通南北的小桥,也仿佛听见了百年前年逾古稀的老人“余衰且老,犹倦倦然为吾桑梓之邦望也”的情怀。

也许是楹联文字里造福故乡的游子情怀,也许是楹联故事里反哺故土的示范力量,今天的小小金火村里,知心邻里、贴心婆媳、爱心家庭层出不穷,村民们在外闯荡、创业的同时,总是不忘回头望一眼家乡。

“古桥流水不会说话,但楹联会说话。”杨帆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楹联甚至比实体建筑更具有长久的力量,“为了更好发掘利用楹联的价值,省政协将‘征编浙江古村落楹联’列入了2017年的重点工作。”

在松阳、在桐庐、在瑞安,征编人员多次与有故事的楹联不期而遇。他们不断调整思路,最终将征集方向由“集萃”转向挖掘故事。

“以往解读楹联,大多数是闭门研究格律和对仗,侧重阐释文学和书法之美。”省政协文史委专职副主任周雷说,此次走出书斋,探寻古村落楹联背后的故事,既是对楹联研究范围的扩展,也是一次文史集成工作的创新,“通过朴素的故事,来传达传统文化和乡土精神。”

因为朴素,所以生动,直抵人心。

深入田野,

发现不一样的乡村

一处由卵石围成的古老池塘,一座重新修建的“和合亭”,此刻它们身处桐庐县江南镇徐畈村,安静而融洽。那稍稍翘起的檐角,指向不远处的敦睦堂,也点出了一副写于500年前的楹联。

500年前的日出,在大地上映射出一个年轻人的身影。来自荻浦村的青年申屠仲弘,沿着应家溪,从北往南途经连绵的山丘,来到徐畈村打短工。此时,早在南宋时就从金华迁居到这里的徐氏后代已经扎根兴族,并按照先祖的遗愿,坚守着耕读传家的美德。

这样的氛围让初来乍到的申屠仲弘如沐春风,因此干活愈发勤快,待人更加亲切诚恳。东家徐谷贤把青年的行为看在眼里,于是将女儿许配于他,并帮助他在村东安了家。大约50年后,因家道中落,富阳高家井村青年朱世贵也来徐畈村投靠亲戚。徐氏和申屠氏的族人们给他匀了些田,又在村西面的桑园里开辟出一块地方,让他得以在这里建造房屋,繁衍生息。

为了纪念和传达这样的包容,村民们在敦睦堂的门柱上刻下了“子孝父慈满座春风生宇宙;弟恭兄友一团和气蔼门庭”22个字。

今天,当人们站在敦睦堂前,望着眼前厚重的楹联,无异于在方寸之间发现了这个村庄传承千百年的奥秘。这些刻在柱子上,教导后代济人于难、与人为善的处世秘诀,更像是写给今人的信。

“这些年,一谈起桐庐,绝大多数人的感受就是环境好。”周雷说,从“千万工程”到美丽乡村建设,不少村庄以“农村环境治理样本”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眼前,容易造成刻板印象,“在徐畈村,我们深切感受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从来都是一体的。或许,没有这样的文化传统,乡村的生态自觉和发展自信,也不会这么快建立。”

翻阅书籍,同样改写人们对乡村印象的,还有丽水莲都区的古堰画乡。乘一艘画舫,悠然穿过江南水乡,还未从长天水色中回过神来,就已经到了与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通济堰相连的碧湖镇堰头村,村后山峦起伏,村前溪水流淌。

在这里,让村民们自豪的不是风景,而是古建筑文昌阁门前写着“高阁文界齐北斗;中书亮节迎长虹”的楹联,以及村中题有“南山映秀”“懋德勤学”“玉叶流芳”等各式文字的门楣匾额,展示着村民仁义、和睦的处世原则,也传达着村庄向善、守信的良好风尚。

如今,堰头村与大港头村的画乡以轮渡相连,成了知名景区。游客来往间,堰头人看着不引人注目的楹联,内心相信:即便是一个偏僻的村庄,只要文化传统不断,就可以在贫瘠的土地上开出美丽的花来。

徐畈村里,徐氏、申屠氏和朱氏三姓后辈的命运牢牢维系在一起,村民们合力将医疗器械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创造的经济产值占据了桐庐县相关产业的半壁江山。

一副楹联,让人与人在一个村落和谐共生。它在,村庄的精气神便在。

活化利用,

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征编楹联的过程,杨帆觉得,有时是好奇,常常有惊喜,但总是在感叹:“事实上,走进古村,人们发现,真正知道楹联的村民不多,能有效利用的村庄更少。”

在金华琐园村,楹联实体已经消失,留在村民脑海里的只有模糊的印象,征编人员找来家谱仔细翻阅,逐句对照才找到了“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的句子;在安吉鄣吴村,虽留存着“一生自喜惟耽酒;再世重来更读书”等楹联,却少有人了解背后的故事,直到他们辗转找到已年过七旬的王季平老人……

“抢救的速度还是远远赶不上消失的速度”,作家冯骥才的话读来虽然忧心忡忡,却切中实际。

“伴随着如今这批扎根乡土的‘文化乡贤’老去,谁还能来为我们讲楹联的故事呢?”周雷说,对比发达国家,差距最大的是乡村,“正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所说,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如今物质在改善,生态在美化,文化短板也得快速补齐。”

而在杨帆看来,浙江上千个古村落里留存的楹联,以及其中的精神内核,正与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足够成为一方乡土文化振兴的力量和载体,“楹联里的每个故事,都能让人感知到乡土的智慧,我们的先辈特别注重学习教育,特别讲究修身自省,特别强调爱国爱乡,特别推崇和睦谦恭,特别秉持务实守信,特别坚守清正廉洁,这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密码。”

不久前,瑞安打来的一个电话,让他十分欣喜。当地政府在征集过程中,重新发现了“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但愿润身不润屋;虽无恒产有恒心”等楹联的价值,也对乡土有了新的认识,因此决定利用退休教师等文化乡贤的力量,整理市域内古村落楹联背后的故事。

整理和保护,只是让古村落楹联文化延续的最初形式,活化利用,才能为其注入新鲜的生命力。

方圆2平方多公里的富阳龙门古镇里,人们在保留大量明清古建筑的同时,还注重培育当地居民的审美情趣,传承传统民俗文化。今天,无论婚丧嫁娶,还是逢年过节,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要揣摩、书写、雕琢新的对联,并在门两侧张贴。游客来到这里,欣赏古镇小桥流水的风景时,也能感觉到扑面而来的文化底蕴和乡土精神。

坐落于江山北部的大陈村里,镇、村两级干部正准备做一件事:整理宗祠、民宅上门楣题额和楹联,配以生动的故事,制成木质展板,置于文化礼堂,与村歌一起打造村里的“文化风景”。

千百年斗转星移,生活浓缩成一副楹联,楹联又融入生活,激励着当下的乡村振兴实践。而这,也是乡土文明的力量。



上一篇:书画作品(一)
下一篇:推进青瓷文化和产业传承发展
 
版权所有 @2008-2010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州市委员会
电话:0572-2398538 2398518 地址:湖州市行政中心1号楼 邮编:313000
市纪委监委驻市政协机关纪检监察组 举报邮箱:zhuzxjjz@sina.com 举报电话:0572-2398529
技术支持:南京博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