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政协湖州市委员会网站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首页政协概况政协要闻协商活动建言献策委员风采学习园地文史长廊
检索:
当前位置:首页>>文史书画
 
 
苕南方氏及其族人方秉性
日期:2021-09-27 浏览次数: 字号:[ ]


方秉性(1892~1972年),谱名恒仁,字丁荣,号秉性,民国孝丰县广苕区(乡)摄湖庄(今属安吉县报福镇彭湖村)人,先后毕业于南京民国大学堂文科、国立东南大学教育专业,1939年与周恩来先生有过交集,1941年筹办孝丰私立中正中学原安吉三中现安吉孝丰高级中学前身)受聘为首任校长。安吉县委党校范一直先生撰文誉其为“名校长”“安吉现代教育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筚路蓝缕的教育家——记名校长方秉性》)。这样一位出生于晚清、生活于民国且为安吉乃至浙江教育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其家族来历如何?与家乡的关联度如何?几年来,带着这些疑问,笔者购得方之著述,收入其编著之地图,又得友人多方寻访之家谱与相关资料,始知其事迹一二。

 

摄湖方氏之源流

考证一县某一姓氏源流及家族迁移情况,除当地望族在方志上有所记载之外,谱碟所记载的相关信息是主要资料来源,不可或缺。

辛丑年初某日,接安吉博物馆程永军先生来电,邀我面谈,颇有神秘之感。迅速与其会合,原来程先生新近得摄湖《方氏宗谱》4册,内有“方秉性”相关信息。得见此珍贵的《方氏宗谱》,如获至宝,连夜加班通读,其中对摄湖方氏迁移路线的记载非常清晰。

民国二年(1913年),北京大学文科学士鲁树恒为方氏续谱撰写《续修宗谱序》指出,广苕乡(今报福镇)的方氏是孝丰巨族,自明代迄今,已数之续修家谱。继而对此族方氏迁移进行了叙述,“方氏为周方叔之后裔,自豫(具体为河南固始县)而皖(安徽歙县,实为歙县东乡严州淳安县。九世时复返河南)而闽(具体为福建莆田刺桐)而浙,至明初讳道晖公(二十八世)始由慈溪(具体为鸣鹤仓前)而徒孝丰(具体为摄湖)焉,为孝丰方氏,生七子,分四派,子孙繁衍,瓜瓞蔓延,其著于谱者详且尽书,可无烦于观缕也。”由此可知,明初方道晖自慈溪至孝丰,是为摄湖方氏始迁祖。屈指一算,已历六百余年,可谓安吉之土著。

摄湖方氏一世祖道晖公,详情如何?在另一篇由方氏亲戚张镇先生所撰的《方氏族谱引》中,透露了一些信息:道晖,字文明,号南丰,原在慈溪是增生,“禀性粹美,赋质贤豪,文学淹雅,开通行谊,光明正大,有为有守,秀外惠中”。迁居摄湖后,从事老本行,设馆教书。闲暇之余,道晖公还习诗作画,种植庄稼。

据笔者所了解,安吉有两支方氏。摄湖方氏为明代迁入,另一支桃城(赤芝)方氏(1994年版《安吉县志》载“赤渔村方姓”),迁入时间更早,为绍兴七年(1137年),这两支方氏虽同姓,但不同支,迁移路线也不同。

 

跨越廿年的后跋

笔者仔细查看《方氏宗谱》,在“正传”中找到“秉性”二字。现录其在家谱中的信息如下:“(方)恒仁,南京民国大学堂毕业生,字丁荣,号秉性,生于光绪壬辰年(1892年)十一月初七日辰时。配陈氏,本邑北乡新村焕章长女,生于光绪庚寅年(1890年)十二月二十日卯时。生子二,长树棠,(次)树棣。”方秉性为摄湖方氏第十三世,兄弟姐妹共5人。其父为方家松,名学贤,字费宾 ,号荫甫,附贡生。其爷爷为方于林,字际春,国学生。再上溯,可推至大位、允揆、仲燮、元品、国胜直至道晖公。

笔者又在家谱卷四找到民国二年(1913年)夏方秉性在《续修宗谱跋》中所写后跋:“我族之于孝丰五百年矣,谱之修辑亦已屡矣,最后修于有清光绪壬辰(1892年),斯年荏苒已二十有奇,爰父为族长又有续修之议时,族人亦以年久必轶,遂同其议,既成,群属余跋。”方秉性出生于1892年,方氏谱最后一次续修时间为“光绪壬辰”,那时方刚刚出生。到了1913年,方氏族人又完成了对家谱的续修。由于此年21岁的方秉性已于“南京民国大学堂”文科修业期满,众人寄以厚望,故受族人之托写下此跋语。

事实说明,秉性并没有辜负族人对自己的期望。1918年,26岁的方秉性就开始任教于孝丰私立王氏小学,后被推为孝丰城教育会副会长、会长。1921年,方秉性和诸文蔚、王微、魏珧等创办《孝丰周报》,内容注重学术报导,湖州印行,多为赠阅,仅出7期。从1927年起,历任杭州天长小学校长、湖州中学总务主任兼二部主任,还曾在镇江中学、温州中学等学校任主任教员。1937年6月出版《中国教育史》,内容包括“中国教育之定义及目的”“上古时代之教育”“周代教育”“秦汉之教育”“三国六朝之教育”等若干篇章。1938年秋,方秉性目睹众多青年在抗战爆发后失学,遂多方奔走呼吁,于天目山禅源寺创办浙西第一区联立战时初中补习班(时康山人沈遂真襄助其办学),次年扩办为省立浙西第一临时中学,任校长,该校设初中、高中及简师三部,学生近千人。1941年春,应孝丰县长刘能超力请,集资筹办私立中正中学并受聘为首任校长(任期为1941年至1944年春),该校以彭祖庙为学校初基,新建与修理校舍100多间,先后招收普通初中和农林职业科共6个班,学生近300名;办起农场、工场和供销合作社。校风淳朴,教学切实,影响相邻省县,来校参观者络绎不绝。1944年夏起,先后任教福建剑津中学、暨南大学。1947年任民国政府教育部督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任教海宁中学,后入浙江文史馆修缮古籍。

值得一提的是,1939年3月24日,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身份,乘视察浙江前线战情之机,由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竑等人陪同,来到位于西天目山禅源寺的联合战时初中学生补习学校,参加了该校的开学典礼,并发表团结抗日的演说,受到全校千余师生员工的欢迎。当时主持典礼仪式就是方秉性校长。

据1913年方秉性在《续修宗谱跋》中所写“父为族长”可知,那时他的父亲方家松正担任家族族长。续编家谱,可谓“父子兵,齐上阵”。据资料记载,4册新谱完成后,还有一册旧谱,当时由秀才出身的方家松收藏。其实,方氏还有一册草谱,因接修新谱经常查阅,导致添注涂改太重,后来焚毁了。

复观1994年版《安吉县志》可知,“清宣统三年(1911年)11月17日,安、孝两县响应武昌起义,随即驱除清知县”“民国元年(1912),两县分别成立县公署”,那时,社会正处于变革时期,动荡不安,方氏族人还能完成对家谱的续修,实属难能可贵。正因为如此,才有这版特殊的方谱得以留存。

 

安吉的地理专家

笔者于2019年曾购得民国六年(1917年)《孝丰县全图》一份。地图最上方标注有“孝丰县全图”红色字样。地图下方标注有“中华民国六年十月出版”“杭州保佑坊大街兴业印书局代印”“著作者孝丰方秉性”“发行处:万丰书局”“每幅定价大洋五角”墨绿色字样。“著作者孝丰方秉性”,其名赫然在目。

在地图左上角的“县治图”中,城池东为威凤门,南为灵龙门,西为通德门,北为迎安门。由于方喜文乐教,故除在“县治图”中标明四处城门外,还特别对城中各类学校的位置作了标注。其中“县校”位于城中心位置,“王氏高小”位于通德门附近,“女校”位于城西北角,另外还对城东的“城隍庙”“文奎阁”“孔圣庙”“太平池”等作了标注。这些民国时期的学校名称,对安吉教育志的续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

此外,方还设有“图说”,对五个方面作了说明。如“是图依照刘志旧图放大三分之一”“是图山脉颇费研究,与旧图之山各自为脉不联贯者有别”“是图遵照新制划分自治区域,眉目井然,为旧图所未有”“旧图于村庄名称填注虽详,然位置颇多不准,是图删繁提要,悉与考证”“欲求详明解释,别有拙著《乡土志》可供参考,俾研究者精神形式两无遗憾”。细察此地图,从灵峰寺始,“灵岩山”“武曲岭”“南屿山”一脉相连;从孝丰城东南始,“石语山”“统里山”“董岭”一直向南延伸,与南屿山相连,与以往的地图相比,位置更准确,表述更清晰。笔者另有一份“孝丰县图”,时间在1930年左右,其图对上述山脉的示意尚没有方所著地图完整。

方于1917年出版“孝丰县全图”时,曾同步编撰推出《孝丰乡土教科书》(商务印书馆代印),旨为“养成乡土之观念,并为教授本国地理之先导”,书中对当时孝丰县的山川地理、风土人情、古迹交通等等作了介绍。“孝丰县全图”中“图说”之“《乡土志》”应指此书。发行地图之外,另辅以相关书籍加以详解,这也开创了“读图”的新模式。此图由“杭州兴业印书局”印刷,由“万丰书局”发行,按照现代出版印刷要求,可谓正版地图,亦可见此图为方之得意之作。时年方25岁,次年方即步入教育领域,乃至后来成为“名校长”。

关于方秉性的学历,笔者补充如下资料。长兴人雷震说其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方秉性在1913年撰写的后跋中落款为“□□□□中学校甲等三毕业,□□南京民国大学文科修业”。家谱小传中说其毕业于“南京民国大学堂”。而“国立东南大学”成立于1920年12月,在原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址及南洋劝业会旧址上建设而成。故笔者推测,方秉性曾先后就读于“南京民国大学(堂)”“国立东南大学”两所学校,先后学习“文科”和“教育”专业。1918年方秉性在孝丰私立王氏小学任教时尚未进入“国立东南大学”学习。待1937年雷震为其著作《中国教育史》撰写序言的时候,方已于“国立东南大学”毕业,并获得教育学士学位。

己亥初秋,笔者协助组稿《安吉文史记忆》,曾将方于1960年12月撰写的《我所知道的胡宗南——胡琴斋早期家庭及生活情况》一文(见《我所知道的胡宗南》,中国文史出版社2017年8月版)收录其中,印象较深的是其中一句话“中学时期,(胡宗南)请朱谷声老师替他取了一个单名叫让,而以原名琴斋为字”。方在撰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近70岁,依然记得40余年前“胡让”一名,可见其记忆力非同一般。笔者曾搜寻到梁晓明先生发表于2005年的一篇文章《有关方秉性》,说晚年的方秉性“高高瘦瘦的”“拄着拐杖”,居住于“丰城(孝丰)南门一个有大铁门的楼宅里”,“楼宅内居住着八户人家,方秉性孤独的自住一宅……他的小屋深入黑暗,是二楼里最深的一间。印象中方秉性不言不语,进出悄悄的,几乎不发出一点声音”。26岁开始教书,29岁就参与创办了时孝丰县最早的报纸之一《孝丰周报》,一直以“发声”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的“老报人”“老校长”,以至于年老时“几乎不发出一点声音”,可见其凄凉

至于家谱中称“苕南方氏”而非“摄湖方氏”,笔者考虑,一是“摄湖庄”位于“广苕区(乡)”南边(民国时期广苕乡最北与孝丰城西太阳山接壤);二是此处“苕”也有“苕溪”之意。

明代初年,摄湖方氏始迁祖方道晖在摄湖设馆教书,启迪后人,以此为业。一百多年之后,其后裔方秉性亦从事教育工作,且创办新式学校,开创先河。一族之内,百余年间,出此两名教育家,堪称安吉教育界之传奇经典。

 


上一篇:推进青瓷文化和产业传承发展
下一篇:吴派传人诸乐三
 
版权所有 @2008-2010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州市委员会
电话:0572-2398538 2398518 地址:湖州市行政中心1号楼 邮编:313000
市纪委监委驻市政协机关纪检监察组 举报邮箱:zhuzxjjz@sina.com 举报电话:0572-2398529
技术支持:南京博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