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政协湖州市委员会网站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首页政协概况政协要闻协商活动建言献策委员风采学习园地文史长廊
检索:
当前位置:首页>>文史书画
 
 
孟頫故里 书画圣地 文化东衡
——浙江历史文化名村德清东衡
日期:2017-05-13 浏览次数: 字号:[ ]

东衡村原名东衡里,历史上曾称博陆里。位于德清县东北,面积10.4平方公里,是浙北地区著名的文化名村。

名门望族奠基

早在东汉初年,吴兴沈氏中的的海昏县候沈戎迁居馀不乡(今德清乾元镇),其后裔沈礼、沈彦、沈悬等皆安葬于金鹅山麓,成为德清沈氏之祖。

东汉末,镇东将军沈陵之子,安西参军、颖川太守沈延,始居于博陆里余乌村(今东衡俞塘村)。尔后,沈延子孙沈贺(南中郎参军)、沈警(郡主簿)、沈穆夫(振武将军、馀姚令)、沈渊之(征西将军、宁蜀太守)、沈田子(龙骧将军、始平太守)、沈林子(辅国将军、汉寿县伯)、沈璞(宣威将军、盱眙太守)、沈约(左光禄大夫、侍中、少傅、谥隐)、沈旋(招远将军、永嘉太守、谥恭)等,皆为博陆里望族名士。

南朝梁时,沈约奉敕修史,完成《宋书》100卷,在卷末自序中述及身世:“因避地徙居会稽乌程县之馀不乡,遂世家焉……虽邦邑屡改,而筑室不迁。史臣七世祖延,始居县东乡之博陆里馀乌村。”

由于沈氏家族功名奕世,道德文化历代传承,奠定了千年古村东衡里的文明基础。

名宦缙绅弘扬

东衡村文化光环的第一时段在东汉至隋朝,由于沈约一支属于名门望族,故带动沈氏宗族习礼重文,成为士族的责职。《东衡沈氏家谱》在尊奉沈戎为一世祖后,纪录东衡沈氏文化名臣有五经博士沈峻、东宫学士沈文阿等,皆为当年著名学术宗师。

陈霸先时,东衡沈恪家居贾坞,曾在贾坞筑土郛拒寇。后官至散骑常侍、东兴县侯、金紫光禄大夫,谥“元”。据县志载,他的墓葬也在县北十五里的东衡境内。

隋朝沈光,以军功授任折冲郎将。父亲沈居道官任陈朝吏部侍郎,也算是缙绅世家。

东衡村文化官宦的鼎盛期是南宋期间。其前驱人物是进士沈严,因为官清如水,死后连归葬路费也靠同学、朋友之间凑聚,他的清廉政声得到了朝延重视,著名宰相范仲淹亲自为他写墓志铭。所以说,沈严的清正廉洁之风,也是东衡文化史上的光辉。沈严的灵柩从任上移回家乡后,安葬在方山壮岭。

南宋期间,东衡出了四位尚书。吏部尚书沈与求是沈严的堂侄,府第在东衡龟山前花园里,兵部尚书沈介是沈与求的侄儿,府第在仓前兜。另一位户部尚书沈诜以父荫补官,后来以赐进士出身任刑部侍郎、迁户部尚书,府第在河南角。还有一位礼部尚书沈该,志书上没有明载官至尚书,但根据他父亲沈时升死后因儿子显贵而封赠礼部尚书这一事实,考定沈该确实官至礼部尚书。这与东衡村历朝流传下来的谣谚“朝廷五部六尚书,东衡四部四尚书”相吻合。

南宋期间,东衡里崇楼华阁,争相媲美;车水马龙,冠盖相望。沈氏家族,盛及一时。除四尚书外,还有慈溪令沈时升、福州知府沈调、两浙漕运使沈琯、确山知县沈义、尚书议礼局编修沈畸等,礼仪传承,文明继受,一时成为整个浙北地区的文化中心。而弦歌教育、鸣琴治化等传说,更是层出不穷。仅著述一项,就有沈与求的《龟溪集》,沈琯的《南归录》《经世录》、沈诜的《东溪集》,沈该的《易小传》《中兴胜语》等。文化传播,惟书为舟,光扬了东衡的文脉。

南宋东衡沈氏,大多归葬村域或周边,如沈介、沈诜归葬方山、沈琯归葬淡竹坞、沈与求安葬马安山、沈复归葬赤岗山等,唯有沈时升一户因迁居吴兴,所以沈该安葬在湖州市西三十五里的妙山。沈畸因继祧下舍自族,故归葬下舍村。

历代文人传承

南宋江山易鼎,东衡沈氏也退出历史舞台。在明朝,沈家仅出过三名举人,他们是眉州知州沈福,府学教授沈圭,书院讲席沈中阶;贡生七人,他们是典史沈永、泰宁知县沈文原、顺昌县丞沈銮、县学训导沈琪、阿迷州同知沈三畏、另有沈汉、沈应扬二人,任禄未详。

在科举进士中替代而起的是西兜章家。据方志记载,章家在明朝出了三位进士,他们是尚宝司寺丞、通政使参议、大理寺左丞章嘉祯,江苏吴江县令章日炌,江西清江县令章漠。后来,三位进士分别归葬东衡安潭里、朱家坞、徐家山。而章嘉祯儿子章元翰、章元增均为贡生,以教育终身。侄儿章日辉,举人,任应山县令;孙子章美瑾,举人,礼部郎中;章美珪,贡生,复社名流;章美周,荫封;玄孙章全牧,任真定府柏乡县令;章全珂,终身执教于书院;章全范,举人,仕禄未详;堂玄孙芝黄、石黄、子黄,皆为县学生。章漠儿子章用质也为贡生,因居家乌山,不再算东衡人。

有清一代,沈家老树著花,名臣辈出。进士出身有沈应旦,官至南昌知县;沈孟坚,历任靳州、汉阳、黄陂知县,江宁知府。举人出身有富阳教谕沈春朝、淮安卫千总沈炘如、桂林同知沈芬,以及终身未仕的沈永裕、沈乾为、沈槐、沈以盘、沈彬等八人。贡生出身有沈永祺、沈宗元、沈仁坚、沈蕴冲、沈忠济、沈心笃、沈心燕、沈寅禾、沈行逵等九人。此外有康熙间教育名家沈榕纯、乾隆间孝子沈应科、咸丰间忠臣沈方谷、光绪间名医沈绍梅等。沈、章两族一大批知识分子的相互竞争,使东衡文化事业长期处于旺盛不衰的氛围中。

清朝嘉庆间,陈家继起。进士陈斌为科举殿军,历任青阳、合肥知县。他的曾孙陈斌澜为书院山长,来孙陈藕庆为“日智国民小学”填写了校歌,为光扬东衡文脉作出了贡献。

民国期间,废科举,建学校。清朝遗留下来还有十名相公。他们是沈绍梅、沈声波、沈柏梅、沈清、沈灃、陈文澜、陈斌澜、陆长生、沈迈生。他们传经讲史、坚守在文化高地。解放后,高才生先后有浙江大学化学系研究生陆英才、南京大学木工程系章家骅、杭州大学中文系陈景超、中国地质大学应用地球物理学博士陶春辉、澳门大学生物医药学博士高建莉、武汉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研究生章强、海南大学农业生物技术研究生章根亮、浙江大学计算机硕士章鑫露、重庆中国电子科技大学化学系博士童莉芬等,继承传播着东衡文化的核心元素。

寓居乡贤助推

在东衡历史上,除了本土名流孜孜不倦地讲授传播文化元典外,不少外籍名人也寓居东衡,传经论道,扛起传承国学的大旗。其中著名的是元朝赵孟頫,他在未出仕前隐居东衡十年,出仕后退隐东衡三年,用其满腹经纶、多才多艺、薰陶了东衡村的一代文人。其次是北宋宣后年间的郑如几,他跟随沈与求学经史,著有《魏春秋》一书,人称博洽。又如清朝石家人严元照,精通《尔雅》,擅长书法,因爱慕东衡山清水秀,隐居在衡溪南侧柯家山,著有《悔庵诗文集》。同时还有德清城区的蔡文炳,他崇拜赵孟頫,迁居在赵孟頫别业两畔为邻,与表兄严无照相互标榜风雅旨归,死后也葬于戏台山原。

东衡村传承国学弘扬文明的另一条重要途径是教育。南宋以后,东衡沈氏、章氏本身都有私塾,教育本族子女习礼知书。到了明末清初,两家学塾合并为义塾,民间称为衡溪书院。在书院内执教的先生都是饱学儒生,著名的有沈中阶、沈榕纯、章全珂、陈斌、陈斌澜、沈官来。特别是沈榕纯,被著名学者徐倬比为南朝沈麟士,称赞“吴羌东衡、辉映前后”。当代乡贤陈景超成立了“陈景超关心一下代工作室”,免费开展“两课”教育,实施“春泥计划”,开设“陈爷爷讲故事”栏目,教育青少年后代。

文人们的历代接力,使东衡文化长盛不衰,为千年古村、文化名村赢得了荣誉。

史料文物佐证

千年古村,地表建筑早已不存,但众多的地下文物,见证了东衡的昔日辉煌。1958年,东衡始建蚕种场,在古博陆里翻山种桑时,掘出近百条石板街路和多处墙基。2001至2010年,东衡开山取土,共发现东汉六朝古墓十二座。尤其2015年4月1日出土的东汉墓,完整无盗洞,墓室长5.7公尺、宽2.4公尺、高2.7公尺,室内有阴灶、陶罐、陶罂、铁釜、宝剑、五铢钱等陪葬品24件,证明东汉六朝期间,古博陆里沈氏家庭的显赫。有专家根据沈约先世以军功致仕的记载,推测此墓或许为沈陵墓或沈延墓。

南宋为东衡沈氏鼎盛期,据村民口碑流传的尚书府故址,分别在沈与求花园里、沈诜仓前兜两地,于2013年春在地下2公尺处挖到一公尺见方柱磉石和两只石元宝(一只已碎),据专家鉴定为南宋文物。

明朝,东衡沈家祠堂重修,放在祠堂门口的一对旗杆石至今还在。此外,章家牌楼立柱边的抱鼓石和墓地神台,均证明了东衡历史上的文明。在簿书文物上,始编于明朝的《东衡沈氏家谱》见于清人笔札。家谱一直修到民国,最后一次修谱是民国沈声波。1985年笔者进县志办公室,因编篆《洛舍镇志》需要,曾向沈元璋老人借阅此谱,近年元璋老人作古,此谱失传。

文献与文物,皆可佐证东衡文化的绵延。除石构件外,历代著作不断也是传承文脉的因素。据文献载,明朝至今,共有15位文人传递了文化火炬。他们是:沈中阶《易玩》、章嘉祯《里役书》《姑孰集》、章全牧《秉山诗文集》、章全珂《四书发明》、沈应升《吴兴诗话》《沈南征稿》、陈斌《白云集》、沈加春《医学源流》、陈斌澜《引春堂随笔》、沈鸿瑛《不改乐斋诗稿》《牙慧集》、沈声波《重修东衡沈氏宗谱》、陈藕庆《耕馀笔谈》、顾阿光《林密诗存》、陈景超《衡庐集》《抱春堂集》,洛舍、乾元、新市三志,德清小四库,章顺龙《敖霜集》《东衡村史文化》《衡风》等。

上一篇:遇见岁月的细节
下一篇:溇港明珠 千年古村
 
版权所有 @2008-2010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州市委员会
电话:0572-2398538 2398518 地址:湖州市行政中心1号楼 邮编:313000
市纪委监委驻市政协机关纪检监察组 举报邮箱:zhuzxjjz@sina.com 举报电话:0572-2398529
技术支持:南京博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