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政协湖州市委员会网站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首页政协概况政协要闻协商活动建言献策委员风采学习园地文史长廊
检索:
当前位置:首页>>提案天地
 
 
关于完善城乡公交一体化长效管理及扶持机制的建议
日期:2008-09-27 浏览次数: 字号:[ ]

案 号:160号
案 由:关于完善城乡公交一体化长效管理及扶持机制的建议

提案人:梁军
     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是我市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顺民心、遂民意。该工程自2004年启动以来,经近三年努力,至2006年底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村村通公交的目标,基本满足了我市城乡居民的出行需要,取得了丰硕的阶段性成果。然而,这项工程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服务质量投诉比较多的站点设置、司乘人员服务态度、运行车辆班次密度和准班准点等三类问题。
     剖析这些问题,可以看出:第一类问题,除个别站点确需调整外,更多的是一个逐步认知、适应的磨合问题,与“乘车文化”大有关联;第二类问题,随着公交企业的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司乘人员服务态度日趋改进,投诉已经呈现大幅度下降的趋势;第三类问题,是目前投诉最多,也最难解决。其主要原因:一是各乡镇始发站点缺少专职管理人员控制发班时间;二是运营企业未能按规定配足机动运力及相关人员,一旦营运班车发生故障等意外情况,不能调度机动运力顶班;三是运营企业没有对其所属车辆配备如GPS等高科技手段进行有效调度和监控。
     以承担城乡公交一体化主要任务的“湖州康达公交公司”情况为例,不难看出问题的所在。
     一、经营的基本情况
     该公司是一家总投资超过3000万元的企业,有243辆城乡公交车,由于第三层次公交亏损严重,其营运车辆的营收最少的仅70元/天;一般的在100元—200元/天左右;少数好一点的在300元/天左右;而营运车辆的保本点则在470元/天。2006年度仅直接成本就亏损180余万元,加上管理费用分摊亏损额达350余万元。造成2006年总营收为5127万元,利润63万元,包含了283万元燃油补贴和62.7万元购车贷款贴息。
     二、提高服务质量的难点
     (一)解决好城乡公交一体化中存在的提高准班准点率问题,经过测算,需要增加资金投入260余万元和每年约增加200万元的费用:
     (1)每个乡镇始发站点派两名专职监控人员(两班制),需要增加管理人员约30人,增加费用至少60万元/年;
     (2)按规定配足机动车辆及相应的机动司乘人员,则需增加10辆机动车和20名司乘人员,需要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增加费用约100万元/年;
     (3)对每辆营运车安装GPS卫星定位系统,需要投入资金约60万元,增加费用约30万元/年。
     (二)解决好城乡公交一体化中存在的增加班次密度问题,让乘客走得了、走得好、走得及时,经过测算,至少要增加20余辆营运车辆,所需400余万元购车资金、每年增加的运行成本300余万元。
     三、员工队伍的不稳定
     由于企业自身经济效益差,员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自然也无法提高,由于待遇偏低,工作又比较辛苦,2006年辞职的和除名的乘务员达90余人,占乘务员队伍的27%;驾驶员40余人,占驾驶员队伍的13%。员工队伍的不稳定对服务质量的负面影响是勿用赘言的。
     因为运营企业自身经济效益差,解决这些问题就既缺乏能力,更缺乏积极性,于是成了完善城乡公交一体化“难点”。
     提案人认为,完善城乡公交一体化是一项惠民利民的民心工程,要调动城乡公交一体化运营企业的运营积极性,把好事办好。应该从提升和完善城乡公交服务质量入手,建立长效管理及扶持机制,营造和谐的乘运关系。提出如下建议,供参考。
     一、建立和完善对城乡公交运营企业的监督和考核机制。在现有城乡公交服务质量标准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各项考核指标。指标的制定必须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行业管理部门应定期、不定期地强化对城乡公交企业的考核和监督,年终综合评定服务质量。无论是制定指标,还是常年考核都可考虑引入“第三方”概念,以强化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将政府、企业、乘客诸方摩擦降至最低点。
     二、建立促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的扶持基金。建立促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的扶持基金,将《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若干财政税收政策的意见》中“支持农村道路建设和城乡公交一体化”的补贴等纳入基金管理运作。该基金既是一种对城乡公交企业的扶持措施,又是一个对城乡公交企业服务质量的激励和制约机制。其资金的拨付应与年终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严格挂钩。既让行业管理部门考核和督查企业有一个有效抓手,也能大大提高运营企业抓好服务质量的积极性。对于考核达标的运营企业拨付的资金或奖励数额,要足以弥补开行第三层次公交的亏损,能对城乡公交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增添了一份重要的推动力。

上一篇:关于加快我市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建议
下一篇:湖州“城市品牌”保护面临的危机和对策建议
 
版权所有 @2008-2010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州市委员会
电话:0572-2398538 2398518 地址:湖州市行政中心1号楼 邮编:313000
市纪委监委驻市政协机关纪检监察组 举报邮箱:zhuzxjjz@sina.com 举报电话:0572-2398529
技术支持:南京博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