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政协湖州市委员会网站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首页政协概况政协要闻协商活动建言献策委员风采学习园地文史长廊
检索:
当前位置:首页>>协商活动
 
 
市长与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建议汇总.
日期:2020-01-08 浏览次数: 字号:[ ]

  921日,市委副书记、市长钱三雄与来自11个界别和有关县区的24名委员围绕加大人才引育力度,打造我市创新创业高地,开展面对面交流座谈,听取委员意见建议,其中10名委员作了现场发言、14名委员作了书面交流。现将委员的意见建议汇总如下,供参考。


   一、夯实人才工作基础

   1.建立人才信息数据库。摸清全市人才信息底数,建立全市层面的人才信息动态数据库,并定期开展人才信息的统计分析,形成各个行业各个工种的人才结构情况分析报告,包括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技能结构、来源结构等,为政府精准制定人才工作计划提供依据。同时,加强人才统计工作,完善人才细分标准,既要关注引入人数、也要关注流出人数,强化人才净流入概念。

   2.编制人才需求计划。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编制我市人才需求总体规划和分行业、分类别、分层次各类人才需求计划,为精准开展人才招引、培育工作提供指导。

   3.研析人才流失原因。适时对近3年来从我市流失的各类人才开展抽样调查,调查统计这些人才辞职离湖的前三项原因,特别是要了解除了工资待遇之外的主要影响因素,形成人才流失原因分析报告,为各级党委、政府和企业精准采取措施、稳定人才队伍提供参考。


   二、调整完善人才政策

   4.扩大政策覆盖面。加强对人才新政的实施情况分析,动态调整完善相关政策,着力扩大政策覆盖面,将本地籍人才、实用性人才、民办社会机构人才以及“土专家”“田秀才”等纳入政策享受范围;同时适度加大对基础性人才的政策倾斜,并加强对区县人才新政的综合平衡和协调落实。探索建立人才住房积分制。建立“企业推荐、行业主导、政府把关”的人才评价模式,在人才界定、人才资源配置方面赋予企业更多的主动权,提高人才资源使用的效费比。

   5.加大政策宣传。建立统一的人才政策发布平台,开通人才政策的官方微信公众号,通过新闻媒体和自媒体多方宣传和推广,并及时发布和更新政策的实施细则以及申报流程,以便本地企业以及有意向来湖工作的各种人才全面、及时地获知我市人才政策。组织开展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负责人及人力资源管理负责人的学习和培训,提升中小微企业的人才政策知晓度。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服务跟进,将政策内容及操作流程传达到企业。

   6.加强政策落实。将人才政策落实纳入“最多跑一次改革”范围,简化人才政策申报程序,实现“一窗”受理、审核与办结,并着力推进网上办理、反馈。加快政策兑现,如企业反映的针对学生实习实践补助政策兑现周期长的问题,及时出台简化程序。明确相关职能部门,负责监督人才政策的落地、落实,对政策的合理性、可行性以及实施的绩效进行分析,并开展服务对象的满意度调查,提升人才政策的有效性。深化完善“南太湖精英计划”项目申报、实施和退出机制。


   三、充分发挥平台作用

   7.进一步激发院校合作共建创新载体的创造性。加强科创园区建设,以优美的创业环境、完善的配套和优质的服务,吸引大院名校入驻。通过财政手段引导、按产业相关度整合科创平台,鼓励集成创新。建立健全大院名校共建载体评价体系,鼓励和支持创新载体引进社会资本和风险投资,设立专门公司(机构)负责管理。支持体制机制创新,鼓励从事科技服务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技术人员的创新活动。对技术集成效果好、产业发展贡献大的共建创新载体,可采用“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扶持。

   8.进一步发挥院士专家工作站的作用。编制湖州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总体规划,力争做到在全市“4+3+N”产业领域全覆盖、在“金象金牛”及培育企业中全覆盖。实施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扩面提质增效”工程,推进工作站绩效考核第三方评估,开展对全市院士专家工作站的绩效考核工作,对优秀工作站给予奖励,对连续2年绩效评估不合格的予以摘牌,打破工作站资助“一审定终身”的认定模式和“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局面,促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发挥实效。

   9.着力搭建创新人才合作交流平台。进一步优化完善我市高层次人才市场服务, 组织或引导、鼓励社会举办多种形式和层次的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或同行来我市进行各类交流和培训活动;鼓励、引导组建各类人才联谊会,营造浓厚的学术交流氛围,使各类人才能够进一步提升发展;推动我市高层次人才走出去,通过参与国际性学术会议、国际性合作项目建设等等,进一步提升高端人才的能力素质。


   四、着力加大人才招引

   10.大力招引“高精尖缺”人才。鼓励柔性引进高端人才,降低高端人才来湖就业创业时所获补贴的税收,允许在社保上不需要交在当地、时间上短期驻企。加强高端人才引进的针对性,注重岗位匹配度、后续发展空间。着力引进高端人才创新团队,促进高层次人才“用得好、留得住”。

   11.做细做实高校应届毕业生常规招聘。由政府主导,企业和行业协会为主体,有针对性地选择部分一流学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吸引硕士、博士来湖州学术实践、挂职锻炼,建立“先合作后引进”的机制。改变以往大呼隆招引模式,锁定安徽、苏北等文化习俗相近区域,由政府牵头,根据不同的专业,组织相关企业长期和这些地区的高校、高校学生会等建立合作关系。踏准节奏做好校招,根据高校的教学计划和毕业生的求职规律,分行业、分类别组织企业到专业对口的高校开展专场招聘、特色招聘。积极引进人才招引第三方服务机构,为我市人才工作提供购买服务。

   12.注重抓好本地籍人才回归。重视本地籍人才库建设,引导鼓励本土人才回乡创新创业。对湖州籍大学生突破毕业5年以内的就业补助时间限制,吸引在外发展一定时间的往届毕业生回家乡就业、创业。充分发挥湖州中学等学校各地校友会的作用,加强与各地大学湖州校友会的定期联络,通过各校友会加大我市人才政策的宣传力度,建立定向发布人才招用信息机制,一方面吸引本地籍人才回归,另一方面达到以才引才。


   五、加强人才培育力度

   13.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引导、鼓励在湖高校、中职(中专,含民办中职)学校围绕我市“十三五”时期重点发展的产业,通过增设专业或调整现有专业,着力提高人才培育与地方产业的匹配性。支持学校专业教师参与企业实践,鼓励校企协同在技术研发、项目攻坚等方面开展合作;鼓励企业向学校派出专业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弥补学校实践教学方面的不足。推广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为快速精准培育产业人才提供制度支撑。

   14.帮助人才提升发展。制定实用性等中端人才成长计划,为中端人才提供更多的有针对性的培训、进修机会。扶持培育专业培训机构,让更多实用性人才能就近接受到专业培训,并通过培训、进修、实践等方式成为该岗位、该领域的专家。积极为人才创造参加社会活动的机会,组织开展人才进社区、进校园公益活动,请他们为公众宣传人文科学知识,为整个社会带来正能量、新理念和新思想的同时,提升人才的成就感和荣誉感。

   15.加强人才人文关怀分区域集中规划建设大学生公寓房,让新引进的大学生居住相对集中,有利形成社交圈,让大学生有归属感、认同感。在新开发的小区配建一定比例的人才公寓房,满足中高端人才的居住需求。发挥工青妇等组织的牵线搭桥作用,为适龄人才举办交友联谊活动,帮助外来大学生扩大交际圈和解决婚恋问题,让他们在湖州成家立业、落地生根。完善领导干部联系人才和人才服务员制度,开展回访活动,了解人才诉求,协调解决住房保障、户籍落户、医疗保障、子女入学等相关事宜,解决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


   六、着力优化人才结构

   16.加强乡村振兴人才引育。强化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育,注重从本地致富能手、复员退伍军人等群体中挖掘、发现懂经营会管理的优秀人才。加快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引进,重点引进种子种苗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现代农业装备使用、智慧农业等领域的创新创业人才。深化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按照“培训跟着需要走,内容围绕市场转”的原则,切实开展菜单式培训,进一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加强乡村旅游人才队伍培育和引进力度,聘请国内外旅游行业专家顾问建立旅游智库,通过积极开展校企联合、合作办学、引才育才等方式,解决乡村旅游专业人才紧缺的问题。

   17.做好教育人才引育工作。建立高端教育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对急需的学科奥赛教练、省级学科带头人等给予特殊的引入政策。搭建柔性引才平台,引进学科竞赛辅导教练团队,采取本校辅导与外聘辅导相结合、日常辅导与集中辅导相结合等方式灵活地开展工作。建立“湖州市中小学校级后备干部管理库”,进行重点培养和提拔使用。定期开展名校长评选,让更多优秀校长脱颖而出。


上一篇:市政协召开第14次双月协商座谈启动会暨知情明政会
下一篇:市委书记与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建议汇总
 
版权所有 @2008-2010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州市委员会
电话:0572-2398538 2398518 地址:湖州市行政中心1号楼 邮编:313000
市纪委监委驻市政协机关纪检监察组 举报邮箱:zhuzxjjz@sina.com 举报电话:0572-2398529
技术支持:南京博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